灾,心软的安菱还是施法布了一场雨,眼看着民众一副要将她长期留住的模样,安菱知道,为他们布雨只不过是授人以鱼,真正有用的,其实是授人以渔。
所以,便有了现在的情景——安菱在教他们引流灌溉,外加蓄水备旱。
“哎,你们镇子怎么没有山海书院的机械啊?”安菱向身旁的元台镇镇长问道。
“那是什么?”出乎意料的,镇长并不知道这方面的事,这下轮到安菱疑惑了,按道理来说,山海书院会派遣擅长机械与工科的理派夫子前往大玄各处帮助当地人建造基础设施,曾经她也希望能和山长讨论过相关的问题,但当时事态紧急,两人只是匆匆一面,并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聊天。
山海书院和大玄的落实方面好像有点问题,为何保障民生方面,最重要的灌溉一项,竟是由卜天司一手操办的?要知道,将一切寄托于某些人身上,妄求他们千年不变地服务民众?这又怎么可能呢?果然一打仗,卜天司的人就都收了回去,只留下焦急等待水源的民众,还妄图以生祭的方式打动上天,真是可笑。
下一场雨对她而言,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为何她还要花时间在这个穷乡僻壤里带领民众修建水利工程?
作为半个山海书院学子的安菱,自然不认为将这么重要的民生方面交托给修士是正确的选择,同时她也很明白,人都具有劣根性,来得太简单的东西,他们是不会珍惜的。
早些时候,其实他们并不理解安菱的良苦用心,只觉得这个修士为何不通情达理,还残酷地强制要他们做工。
为此,安菱又是煞费苦心地劝导讲解,软硬兼施——反正她又不是大玄官员,没有任何身份上的束缚,她只不过是一个好心路过的散修罢了。
总而言之,在安菱的努力下,众人终于抛弃了懒根行动了起来。
元台镇坐落在高山之上的一个大型平台上,名字也由此而来,这里阳光充足,环境宜人,但唯有一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
那就是水源。
元台镇以种植水稻为生,一年两熟,早稻通常在春季种植,一般在七月下旬之前收获,也就是最近,而晚稻则在早稻收获后立即种植,一般在六月下旬至七月播种,然后在十月下旬至十一月收获。
所以他们急啊,都快要收获了,水稻却迎来受旱!
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依靠着施法布雨的卜天司修士,他们离开后,便只能由人肩扛手提地,从山脚处的小河里打水,再运上元台镇,可谓是艰辛异常。
但是安菱在勘察过地形后,发现在山的另一边,有一处和贯穿大玄的沧澜江相连的湖泊!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她心中形成了。
她要凿山开渠,将湖水引入元台镇!
第250章 凿山开渠(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